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隴西縣委政法委通過“民事直通車”、訴調對接、“三個強化”等有效舉措,引導黨員干部在百年黨史中汲取強大力量,把學習成果轉化成強大工作動能,著力解決民生問題,辦好民生實事,不斷凝聚民心、化解民憂,持續(xù)夯實平安基礎,推動社會和諧穩(wěn)定。
“民事直通車”——聞民聲解民紛
為傾聽來自群眾的聲音,掌握群眾的民生訴求困難,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建立以縣、鄉(xiāng)、村三級綜治中心為龍頭,各部門聯(lián)動、一體化運作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打造“361”黨建服務品牌,探索運行“民事直通車”社會治理新路徑,以“民事直通車”為載體,車上搭載一本(民情筆記本)、一單(民意報告單)、一簿(民聲登記簿)、一書(民事辦理書)、一會(民心溝通會)“五件事”,做到各站點有序運行,開放式“搭車”、閉環(huán)式管理,廣泛了解民意、傾聽民聲、集中民智、解決民需,實現(xiàn)群眾參與、雙向互動,及時收集群眾訴求,為廣大人民群眾答疑解惑、辦理實事,確保人民群眾的合法合理訴求第一時間得到解決,各類矛盾糾紛第一時間得到化解,黨的為民情懷時時處處得到體現(xiàn),促進民心暢通、黨群連心、社會和諧,推進社會治理取得實效。截止目前,共走訪群眾40739戶,記錄民情7388件,登記群眾訴求1274件,全部給予了答復,為群眾辦理實事1342件,召開民心溝通會689次,群眾滿意了達到100%。
訴調對接——辦實事解民憂
聚焦矛盾糾紛調處化解,聚力維護社會穩(wěn)定“第一道防線”,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為重點,以推動平安隴西、法治隴西建設為目標,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2021年4月20日下午,隴西縣綜治綜治中心出現(xiàn)了溫馨的一幕,王某將一面印有“黨建引領為人民,快速高效辦實事”的錦旗送至縣綜治中心,由衷的感謝縣綜治中心為其解決了多年以來的愁心事。原來,王某從事吊籃租賃職業(yè),高某于2017年租賃王某兩臺吊籃,共使用191天,租賃費共計4775元,租賃期滿后,高某推諉拒付。2021年4月19日,縣綜治中心訴調對接窗口接到王某要求高某支付租賃費的訴求,縣綜治中心第一時間安排訴調對接窗口調解員、人民法院專職調解員和特邀調解員對案件進行聯(lián)合調處,通過認真梳理雙方焦點,理順爭議根源,調解當日雙方就達成調解協(xié)議,高某當場給付王某租賃費用,該案件當場調解結案?!半m然錢不多,但是欠的時間太長了,為了這幾千塊錢,家里人經常嘮叨,我真是煩死了。本來想,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來這里反映這個事,沒想到工作人員這么熱情,對我的事相當負責,不嫌麻煩,效率如此高的解決了我4年多的難心事,這下我可以給家里人交差了?!蓖跄橙玑屩刎摰恼f。
三個強化——抓服務聚民心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將“人民滿意窗口”創(chuàng)建工作與“為黨旗添光彩、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努力為人民群眾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實現(xiàn)“創(chuàng)建一流隊伍、完善一流機制、實現(xiàn)一流成效”的新要求,展示綜治中心新氣象。一是強化陣地建設。進一步優(yōu)化縣綜治中心辦公空間,合理設置服務窗口,并在公共大廳內增添了講衛(wèi)生、禁吸煙標識牌,WIFI、攝像機、網上信訪自助平臺、電腦、打印復印機等便民設施,滿足群眾的各種需求,營造和諧溫馨環(huán)境。二是強化優(yōu)質服務。在窗口設置黨員示范崗,窗口人員實行“亮黨員身份、亮崗位職責、亮服務承諾”掛牌上崗,用友善態(tài)度迎送群眾,把便利措施帶給群眾,用問題解決羸得群眾。同時,對老弱病殘者開通特殊服務通道,提供優(yōu)先受理;為身體出現(xiàn)意外的來訪群眾提供綠色衛(wèi)生通道,配備了醫(yī)藥急救箱,實現(xiàn)最大限度保障特殊來訪群體需求的目的,讓群眾全方位感受到親情、溫暖和愛心。三是強化群眾評價。通過擺放宣傳展板、發(fā)放宣傳資料、LED顯示屏等方式大力宣傳“為黨旗添光彩、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大廳設立群眾信訪意見箱、接訪服務評價二維碼,引導來訪群眾對每次來訪實行信訪服務評價,對工作人員的態(tài)度、方法進行現(xiàn)場滿意度評價,激勵綜治中心干部振奮精神、鼓足干勁,提升工作質量、爭創(chuàng)一流業(yè)績,展示積極向上、擔當作為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