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甘肅政法網 今天是 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武威:打好守護組合拳 撐起法律保護傘

來源:甘肅政法網 責任編輯:張曦云 發(fā)布時間:2024-03-25
字號:A A    顏色:

 為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能力,近年來,武威市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實踐活動,促進法律知識傳播,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


“走出去”普法提質增效


      在武威第九中學,民警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從校園欺凌的法律定義、危害、法律責任等幾個方面,教育引導同學們加強對法律知識的學習,爭做一名遵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好學生;在武威第二十一中學,民警用通俗易懂、生動鮮活的案例,為廣大師生上了一堂普法教育課,引導全校師生自覺抵制犯罪行為;在武威新城區(qū)第一小學,民警結合典型案件以及小學生年齡和生理特征,通過案例警示、現場互動等環(huán)節(jié),向同學們宣講了安全注意事項和相關法律知識……


251.webp.jpg


      2024年春季開學以來,武威市公檢法司等部門充分發(fā)揮法治副校長橋梁紐帶作用,常態(tài)化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以堅定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用法治力量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為推動全市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提質增效,近年來,武威市全面落實教育部《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和全市“八五”普法規(guī)劃,公檢法司借助自我職能的優(yōu)勢,推行法治副校長實職化運行。截至2023年9月,全市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已全部選齊配強。


      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副主任、一級檢察官張東平2021年被聘任為武威第十八中學的法治副校長,他說:“加強學生法治教育、保護學生權益、治理校園霸凌、預防學生犯罪、參與安全管理等,是對孩子們最好的法律保護。”


      3月20日,在武威第九中學八年級三班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老師通過互動提問等方式讓同學們更深刻地認識到校園欺凌的危害及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普法課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沉浸式”普法入腦入心


      2023年6月13日,武威鐵路中學聯合武威鐵路運輸法院、武威鐵路運輸檢察院,開展了模擬法庭進校園活動。隨著一聲鏗鏘有力的法槌聲,由學生們分別擔任審判長、公訴人、辯護人等角色的“模擬法庭”拉開帷幕。此次普法教育進校園活動以貼近生活、易于理解的法庭實景模擬,讓學生們有機會親身體驗,并切實感受法律神圣不可侵犯。


252.webp.jpg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也悄無聲息地走進未成年人的世界。網絡是把雙刃劍,未成年人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捷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誘惑與風險。武威第九中學教師馬娟說:“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注意到,不少青少年會隱瞞父母購買一些虛擬游戲幣,或玩一些打斗類的網絡游戲,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會在不經意間影響到未成年人的‘三觀’。我們會通過多種形式努力,將法治教育做到入腦入心?!痹谒磥?,“沉浸式”普法能更好地讓法治理念一點點滲入學生的生活,在他們心中生根發(fā)芽。


      為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近日,武威市各中小學在市教育局的統(tǒng)一安排下,先后印發(fā)了《武威市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手冊》,每班至少配置一冊。武師附小四年級五班的姚梓鈺說:“課間時,我們會坐在一起看看這本小冊子,學習如何自我保護?!?/p>


微信圖片_20240325100833.jpg


多方聯動形成合力


      近年來,民勤縣實驗中學針對特殊家庭青少年易發(fā)生的心理問題,從學生心理、學習、生活、實踐、家庭等方面開展了師生一對一的結對幫扶工作,讓學校和家庭形成合力,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使他們樹立自信、自尊、自強的心態(tài)。2023年,民勤縣實驗中學“加強關愛幫扶,做實法治宣傳教育,深化在校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預防治理工作”典型經驗,被省委政法委在全省推廣。學校黨支部書記祁世英說:“法治教育不僅是道德與法治老師需要做的事情,所有老師都需要去做,包括班主任等,都需要在教育領域中了解法、貫徹法,理順情、理、法之間的關系,因為法是無所不在的?!?/p>


      有著近20年從教經驗的白海瑞老師對此深有感觸。他說,如果教師在處理學生問題行為時,含糊不清或者方式不當,很容易埋下隱患,影響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白海瑞還說:“我們在給學生提高法律意識、加強自控能力的同時,也通過‘小手拉大手’帶法回家的形式,努力提高家長的監(jiān)護能力?!?/p>


      在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過程中,除學校的普法教育之外,還需要家庭、社會等各方的力量。市教育局副局長甘自耘說:“學校教育對未成年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法治觀念具有塑造作用,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對未成年人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家庭關系緊張、缺乏關愛,不良的文化氛圍、網絡信息污染等因素都可能對未成年人產生負面影響,進而誘發(fā)犯罪行為。我們要做到多方聯動,有效普法、用法,引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