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天??h綜治中心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立足服務保障群眾、暢通訴求表達、矛盾糾紛化解“三條線”協同發(fā)力,積極探索建立“136N”工作模式,實現資源整合、流程再造,達到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體化調處、全鏈條化解”的目的。
走進天??h綜治中心的訴調對接室,調解員杜茂仁正在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調解一起物業(yè)糾紛。糾紛雙方坐在一起直面問題,調解員從法、理、情出發(fā),解難答疑,疏導矛盾,努力促使雙方消除隔閡、握手言和。
“天??h地域面積比較廣,人員流動性較大,農牧民群眾居住分散,在發(fā)生矛盾糾紛以后跑縣城費時費力,訴訟成本較大。我們及時聯系當事人,通過手機遠程視頻調解,足不出戶高效便捷的化解矛盾糾紛,減輕了農牧民群眾調解矛盾糾紛的訴訟成本?!碧熳?h綜治中心訴訟服務中心調解員杜茂仁這樣說。
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矛盾糾紛化解的效能直接關系群眾獲得感與安全感。為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天??h綜治中心強力推進“三調”對接實戰(zhàn)化,創(chuàng)新“136N”閉環(huán)工作模式,以綜治中心為樞紐,搭建訴調、警調、訪調三線流轉通道,依托6個專業(yè)調委會和N支隨駐隊伍,形成分級分類調處體系。據了解,2024年以來,天??h綜治中心共受理訴調案件2479件,調處率70%;警調案件655件,化解率98.6%;訪調案件231件,調解率96%。
同時,建立縣級領導接訪機制,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定期調度,全力推動治重化積。做實首問首辦、優(yōu)化流程、督查督辦三項措施,用好信訪、調解、相關職能部門“三方會商會調”模式,解決重點信訪問題。配合縣級領導“日接訪+下訪督辦”機制,實現“接訴即辦——專業(yè)調解——跟蹤問效”全鏈條管理,彰顯“矛盾吸附——化解——預防”的閉環(huán)邏輯,實現了從被動應對到主動治理轉換。2024年受理各類信訪事項449批件,縣級領導接訪群眾79批(件)133人次。
天??h綜治中心主任王殿富介紹說,天??h通過創(chuàng)新136N閉環(huán)工作模式,實現了矛盾糾紛化解從單打獨斗到協同作戰(zhàn)的轉變,為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本地化實踐提供了有益探索。下一步我們將繼續(xù)完善銜接機制,推動調解工作向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