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市西峰區(qū)法院什社人民法庭在新時代司法體系中持續(xù)踐行“馬錫五審判方式”,充分發(fā)揮人民法庭“前哨站”和“神經(jīng)末梢”作用。6月10日,什社法庭的巡回法庭開進鄉(xiāng)鎮(zhèn)、走進村委、深入農(nóng)戶,將民法典的知識融入故事當中,深入挖掘“六尺巷”所蘊含的謙和禮讓、知進退文化精髓,開庭審理一起繼承權糾紛。
該起糾紛可追溯至80年代。1986年2月20日,原、被告的叔父左榮某與原、被告及二人的兄弟簽訂分家分單,左榮某將其房產(chǎn)(店房)一半贈予原、被告的父親左鵬某作為養(yǎng)老資助,同時將該房產(chǎn)分給原、被告及其兄弟,后左鵬某與被告左智某共同生活。1989年5月9日,左鵬某、左智某向西峰市土地管理局申請集體土地建設用地申請,將分家分單中分給原告左忠某的由其父左鵬某暫住的三間瓦房登記在左鵬某名下的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之中。后被告左智某出資修建瓦房及石棉瓦房各6間,2009年左鵬某去世。為此,原告左忠某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繼承左鵬某名下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中房產(chǎn)。
庭審前,承辦法官孫述偉考慮到該案雖為繼承權糾紛,但實際上仍為家事、鄰里糾紛,且矛盾糾葛時間較長,案情曲折。原被告雙方既是親兄弟也是鄰居,但雙方各執(zhí)一詞,對立情緒較強。為有效化解矛盾,加強訴訟、調解和民間調解有機結合,孫述偉多次到原被告所在的村委會和司法所了解該案歷史背景、環(huán)境并到原、被告雙方家中實地勘察,認真梳理、分析糾紛爭議點。
開庭審理當日,什社人民法庭積極推進巡回審判與 “民心審判”工作模式相結合,將庭審現(xiàn)場“搬”進原被告家中,并邀請村委會代表、村民代表共同旁聽,讓群眾能夠積極參與巡回審判的旁聽、討論,通過案件審理促進鄉(xiāng)村良法善治和道德建設。庭審中,原、被告雙方在孫述偉法官的主持下,有序進行舉證、質證,充分發(fā)表了各自訴辯意見。孫述偉給雙方講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guī)定,耐心開導和勸說各方放下成見,引導各方在合法合理合情的前提下來解決問題。孫述偉還立足于親情修復,引用“六尺巷”的典故,用“和為貴”的理念感化原被告。因該案矛盾糾葛時間較長,爭議較大,原、被告在庭審中表示愿意休庭后進一步協(xié)商處理。
什社人民法庭庭長孫述偉表示,古代‘六尺巷’的美好故事講述的是,清代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宅院旁有?塊空地,與吳氏相鄰,吳氏越界用之。于是,張家人馳書于京都,張公批書后題下“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寄歸。家人得書,遂拆墻讓地三尺立墻,鄰居吳家甚為感動,自慚形穢,也撤讓三尺為墻,于是形成了?條六尺鄰巷,并以之為名,?段佳話就此流芳。這個故事蘊含了古人胸襟開闊、雍容大度的處世智慧,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鄰里和睦、謙和禮讓的傳統(tǒng)美德。希望將這個典故蘊含的博大智慧和精深的思想能夠運用到司法實踐中,以情動人、以法服人,用知進退境界昭示人,協(xié)同、配合、引導基層各支力量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