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張掖市將網格化服務管理作為夯實基層治理的基礎工作,從大局著眼、從實處著手,通過健全網格組織體系、加強網格員隊伍建設、創(chuàng)新網格服務模式,積極尋求網格化服務管理的最優(yōu)路徑,進一步提升了網格化服務管理水平。
抓服務管理 提服務溫度
在充分掌握張掖市各縣區(qū)城鎮(zhèn)、農村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根據“多員合一,一員多用”原則,深入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進一步優(yōu)化完善“全科網格”建設,在城市社區(qū)按照300-500戶或1000人左右劃分網格,在農村以行政村為單位劃分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專職網格員和若干名輔助人員,至目前,全市共建立“一核多元”全要素網格 1807 個,其中,以行政村為基本單元的網格957個,以城市社區(qū)為基本單元的網格773個,以企業(yè)、學校、醫(yī)院、商場等為基本單元的專屬網格77個,配備專職網格員1807名,將全市7大類,26項社會治理事項下沉到網格,實現“多網融合、一網統管、全域覆蓋”。
網格員走訪巡查,參與特殊人員管理、矛盾糾紛排查調解、突發(fā)事件處置上報、安全隱患排查、便民服務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工作,從而實現矛盾隱患早發(fā)現早解決,社情民意收集更全面更及時,人民群眾更滿意更幸福。
抓隊伍建設 提治理效度
加強網格員選用管理,推行“黨建+網格化”服務模式,完善村黨支部、黨小組、社區(qū)黨支部建在網格上的黨建網格和服務體系,從村(社區(qū))居民小組長、老黨員、老干部、民警、基層人民調解員等人員中選聘符合條件的人員確定為網格員,實現社區(qū)(村組)干部與網格員職責任務“一肩挑”,制定《網格員管理手冊》,進一步明確了網格員的工作職責、工作流程、日常管理,以制度化管理促進工作標準化運行,提升了網格化服務管理水平。探索“政法+網格”服務新模式,推進“三官一師”(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進網格,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法律咨詢服務、網格員業(yè)務指導、普法宣傳等工作,有效提升了網格員的工作能力和網格治理水平。
全面加強網格員隊伍培訓。針對基層網格員文化程度不高、年齡結構偏大、智能終端應用不熟練等問題,圍繞綜治E通手機終端應用、“雪亮工程”平臺、矛盾糾紛化解系統等平臺的使用,定期組織人員力量對全市綜治中心干部和網格員進行系統培訓。2022年共開展現場培訓7場次、網絡培訓2場次,培訓網格員1.4萬人次,進一步增強了網格員的信息化治理能力。全面落實“以獎代補”政策,將網格員日常工作納入平安建設考核內容,根據考核情況給予適當獎勵,充分調動了網格員的工作積極性。
抓支持保障 提工作力度
將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與黨務、法務、檢務、警務等工作相結合,以社會治理網格為基本治理單元,相關部門科學調整現有網格,做到無縫對接,不留死角,實現“多網合一”,打造社會治理“一張網”。
強化服務聯動,各縣區(qū)緊緊圍繞不同網格功能定位,指導各級網格員各負其責、各盡其力,做到“網格共建,服務共享”。全域推廣“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工作機制,形成了多方聯動、共建共治的工作推進體系,推動基層形成“合成作戰(zhàn)”社會治理格局。
強化條線指導、要素統籌和督查問效,形成了縱橫貫通的工作指導體系和全程覆蓋的閉環(huán)工作落實體系,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今年以來,結合全省“三抓三促”行動,全市啟動市委書記、市長“每月一題”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關切群眾“呼聲心聲”,切實解決群眾難題。通過市委書記、市長與群眾面對面交流,仔細傾聽群眾訴求,聯動各方面工作力量協調推動問題解決,示范帶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積極主動回應和解決群眾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