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雄關街道峪苑社區(qū):“四五六”工作法為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網站首頁 » 嘉峪關

嘉峪關雄關街道峪苑社區(qū):“四五六”工作法為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來源:甘肅政法網 責任編輯:張曦云
發(fā)布時間:2023-09-06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婚姻家庭糾紛如果處置不當,則有可能由民事糾紛轉化為刑事案件。針對近年來婚姻家庭糾紛矛盾數量不斷增多、成因日益復雜的實際,嘉峪關市雄關街道峪苑社區(qū)積極總結經驗做法,探索出了矛盾糾紛化解“四早、五個一、六診”工作法,推動婚姻家庭類矛盾糾紛得到有效化解,全力打造“峪善峪美”幸福社區(qū)。


圖片


落實“四早”工作措施

筑牢糾紛調解保障


  早排查,明確化解重點。重點圍繞婚姻情感糾紛、家庭糾紛開展全面排查,設立特殊家庭和重點人群臺賬,對留守家庭、貧困家庭、再婚及單親家庭分門別類,加大排查化解力度,爭取把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


  早發(fā)現,消除隱患點。統(tǒng)籌各部門資源,實現聯防聯動,群防群治,推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向家庭延伸,依托“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活動的開展,定期入戶走訪,及時發(fā)現收集苗頭性、傾向性糾紛隱患,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


  早預警,夯實糾紛化解基礎。建立信息預警機制,對排查出的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根據矛盾的利益關系、主體類型和內容形式,建立聯動運作制度、責任制度、處置制度、保障制度等,對各種動態(tài)性、苗頭性的矛盾糾紛及時上報、匯總、分析、預警,保證矛盾糾紛早預測、早發(fā)現、早分析。


  早宣教,正確引導護穩(wěn)定。實施“一社區(qū)一法律顧問”和“法律明白人”培養(yǎng)工程,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等,形成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huán)境,從根源上減少婚姻家庭糾紛調處阻力。


搭建“五個一”平臺

夯實糾紛調解基礎


  構建一個多元調解機制,提升調解專業(yè)能力。統(tǒng)籌社區(qū)黨委、黨支部、“三官一律一所”、居委會、樓棟長等多方調處力量,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多元主體合作共治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推動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


  組建一個調解組織,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建立“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堅持預防為主,提前介入的原則,將矛盾糾紛化解端口前移,通過采取法、理、情相結合,說服教育、疏通引導等方式,抓住關鍵要害,深入及時調解,有效預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糾紛。


  打造一個調解陣地,推動糾紛多元化解。依托茶藝室優(yōu)雅溫馨的環(huán)境,打造“茶峪苑香”矛盾調解室,將調解室設在茶藝室,調解中融入茶元素,設立品茶區(qū),使矛盾雙方的情緒在茶香中得以平靜,這樣的氛圍中,調解更易取得成果,更具說服力。


  建立一支志愿隊伍,打通為民服務通道。組建由婦聯、網格員、三官一律一所、居委會、居民小組成員、黨員、政協(xié)委員、下沉干部等成員的“小樂呵幫幫團”志愿服務隊,充分發(fā)揮政策宣傳員、民情聯絡員、矛盾調解員、巡邏排查員的作用,真正做到辦實事解民憂,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建設一個舒心驛站,助力矛盾糾紛化解。設立“舒心驛站”心理咨詢室,為有需求的婦女兒童提供心理調適、壓力疏導、夫妻關系輔導、親子關系輔導、家庭關系輔導等專業(yè)咨詢及心理援助服務,解決心理困擾,維護心理健康,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圖片


實施“六診”工作法

助力精準化解糾紛


  “茶峪苑香”“坐診”,因地制宜化糾紛。依托茶藝室優(yōu)雅溫馨的環(huán)境,打造“茶峪苑香”矛盾調解室,在調解中融入茶文化,設立品茶區(qū)。邀請當事人在飲茶品茗之際,調處矛盾糾紛,相比以往嚴肅、生硬的化解模式,更加沁人心脾、溫暖人心。


  網格精細“巡診”,群策群力解糾紛。形成網格長、網格員、樓棟長、單元長積極參與的社區(qū)網格化管理模式。搭建居民議事協(xié)商平臺,成立由五老人員、在職黨員、居委會、業(yè)主委員會、志愿者、專業(yè)律師、社區(qū)民警為主體的矛盾糾紛調解隊伍。收集矛盾糾紛、社情民意和需求信息,做到早發(fā)現、早預防、早化解。


圖片


  法治力量“預診”,以法促治保平安。充分發(fā)揮“三官一律一所”專業(yè)特長、職業(yè)優(yōu)勢,將工作端口前移。通過談心交流、入戶走訪等方式,摸排各類矛盾糾紛,深入開展全民普法活動,用實際行動傳播法治理念,及時把信訪矛盾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共同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部門聯動“會診”,多元化解促和諧。發(fā)揮“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機制,積極協(xié)調“三官一律一所”、物業(yè)、居委會、居民小組、黨員等多方力量,及時掌握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發(fā)生的情況、特點及規(guī)律,堅持“一事一議、一人一策”逐項解決問題、逐一跟蹤調處。


  糾紛回訪“復診”,防止反彈固穩(wěn)定。對已化解矛盾糾紛進行跟進,徹底解開當事人心結,通過入戶走訪,外圍了解,監(jiān)督雙方履行協(xié)議等方式,確保矛盾糾紛化解到位。切實增強群眾的遵紀守法意識和對矛盾糾紛管控能力,從根源上減少矛盾糾紛的激化。


  五治融合“參診”,排除隱患提效能。社區(qū)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民生需求,探索構建“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發(fā)展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通過推行社區(qū)“大黨委”工作機制,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自治格局。依托甘肅支撐化平臺、嘉峪關綜治智慧平臺等排查化解矛盾糾紛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