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涼州公安西大派出所:聚焦“四大體系”建設 譜寫“楓橋經驗”新答卷

網站首頁 » 新時代“楓橋經驗”

武威涼州公安西大派出所:聚焦“四大體系”建設 譜寫“楓橋經驗”新答卷


來源:甘肅政法網 責任編輯:張曦云
發(fā)布時間:2023-10-25

武威市公安局涼州分局西大派出所成立于1998年3月,2014年被公安部評定為“一級公安派出所”。近年來,武威市公安局涼州分局西大派出所把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按照省公安廳“一統(tǒng)三體系,四抓兩保障”總體部署,積極打造“黨建+” 新格局,大力推進紅色警營、社區(qū)警務、現代警務、民生警務“四大體系”建設,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先后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榮獲全省“五四紅旗團支部”“市級優(yōu)秀公安派出所”“武威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2505.jpg


聚焦“紅色警營”培育體系

實現“隊伍有信仰”


固本強基,創(chuàng)新特色黨建。精心打造“能為、敢為、善為、樂為、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強”的“黨旗紅引領公安藍,四為一強保平安”黨建品牌,精心設計集黨建、文化、榮譽于一體的黨建活動室、文化長廊,延伸黨建文化宣傳教育觸角,使黨員民輔警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黨建文化的熏陶和洗禮。派出所團支部被團省委授予“五四紅旗團支部”榮譽稱號。


融合發(fā)展,激發(fā)隊伍活力。暢通廣大民輔警與黨支部交流渠道,靈活運用談心談話、上門走訪、慰問幫扶等方式,并通過選樹黨員民輔警典型,激發(fā)民輔警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創(chuàng)建熱情。2020年以來,先后有37名民輔警分別榮立“二等功”“三等功”,榮獲“嘉獎”“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素質提升,鍛造過硬隊伍。堅持以“三抓三促”行動、“鑄忠誠警魂”活動及全警實戰(zhàn)大練兵為抓手,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不斷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健全學習機制。開展重溫入黨、入警誓詞、過“政治生日”等主題黨日活動,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開展形式多樣的警營文體活動,增強歸屬感,營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環(huán)境。


2506.jpg


聚焦“預防警務”深耕體系

實現“矛盾不上交”


應用三大抓手。堅持以信息收集、調解隊伍、規(guī)章制度為抓手,落實“一警情三推送”機制,建立每月一次調解工作例會制度,完善跟蹤化解機制,總結成功經驗,研究下步工作措施,確保矛盾糾紛有人接、調到位,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不斷提高。


規(guī)范六步程序。針對矛盾糾紛的多樣性、復雜性,明確基本程序、實施步驟,逐步形成了“受理、調查、定性、協商、確定、回訪”調解“六步曲”,使調解更加規(guī)范嚴謹,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確保了調解工作的實效。


采用五法調處。針對矛盾糾紛的性質和當事人的具體情況,逐步形成了情感融入、降溫處理、主動出擊、借助外力、引導疏通5種科學有效的方法,在調解過程中普及法律知識,有效打開了矛盾“解壓閥”。2020年以來,共摸排化解各類矛盾糾紛86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 93.3%,轄區(qū)未發(fā)生民轉刑、刑轉命案事件。


微信圖片_20231025145120.png


聚焦“現代警務”治理體系

實現“平安不出事”


做精“大腦中樞”。堅持“警務圍著警情轉”,按照“一室牽引兩隊”工作思路,建立健全標準化、流程化的警務工作機制,依托可視化指揮系統(tǒng),開展“警務指揮、信息研判、視頻巡查、合成作戰(zhàn)、執(zhí)法監(jiān)督、綜合保障”6項工作,精準支撐“兩隊”開展工作。警務信息流轉時間縮減30%,接處警時間平均縮短至2.4分鐘。


站穩(wěn)“治理腳板”。深入推進“預防+主動”的警務模式,做優(yōu)做大社區(qū)民警隊,推動社區(qū)警務變“下”社區(qū)為“融”社區(qū),聯合信訪、綜治、司法、社區(qū)等部門,完善“警格+網格”警務模式,按照每人每天一段路、一棟樓、每周一條街、每月一小區(qū)“四個一”模式,常態(tài)化、全方位、多角度收集各類信息。對矛盾糾紛類警情迅速出警、就近處置,有效控制事件發(fā)展和降低重復報警率,警情同比下降13%。積極打造“精準宣防”新局面,總結提煉“5+4+3”反詐宣傳模式,轄區(qū)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盜竊類案件同比下降37%、21%,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xù)提升。


握緊“執(zhí)法拳頭”。以“盜搶騙”等民生小案為發(fā)力點,做專做精案件偵辦隊,通過案件偵辦、有效打擊,與綜合指揮室和社區(qū)民警隊形成有效互補,共同查改治安隱患問題,推動“保平安”向“創(chuàng)平安”轉變。今年以來,破案率上升15%,抓獲數同比上升17%,可防性案件發(fā)案率同比下降21%。


2508.jpg


聚焦“民生警務”服務體系

實現“服務不缺位”


接待群眾有溫度。從熱情服務群眾出發(fā),依托黨建示范點建設,全力打造“先鋒會客廳”,健全完善崗位工作職責,堅持“一杯茶水、一張椅子、一張笑臉、一個答復”“四個一”要求,為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貼心優(yōu)質的服務。


戶籍辦理有效率。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首問、首接、首辦等責任制度,設置黨員先鋒引領示范崗2個、群眾問詢處2個,打造標準化服務示范窗口。落實錯時延時、容缺辦理、上門服務等措施,積極推行“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平臺應用,實現服務“單一化”向“多元化”的提檔升級。2021年以來,累計辦理各類業(yè)務1.5萬余人次,群眾滿意率達98.8%。


微信圖片_20231025144550.jpg


貼心服務有良方。深入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通過建立警民微信群、入戶走訪、警民懇談會等,接受群眾咨詢、求助,開展法律、安全防范知識宣傳。2020年以來,共走訪群眾23300余人,為群眾辦實事好事400余起,開展法治宣傳1260余場次。密切關注獨居老人及留守兒童,為弱勢群體定制服務,接受24小時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