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城關區(qū)綜治中心認真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四下基層”,立足“抓前端、治未病”的訴調對接新模式,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化解工作,使得社會矛盾糾紛的解決實現了從點線突破到“全面開花”、從平臺搭建向實質解紛、從單打獨斗向多元聯動、從糾紛“解決得了”向“解決得好”轉變,推動形成了黨委領導下的內外聯動、上下協(xié)同、有序銜接的多元糾紛解決格局,有效遏制法院案件量爆發(fā)式增長勢頭,扭轉了基層綜治中心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少、法院案件多的“倒金字塔”分布問題。
強化實質解紛
打造矛盾糾紛化解集散地
以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實體化運行為抓手,城關區(qū)做實“區(qū)綜治中心指揮部—街道綜治中心主陣地—社區(qū)綜治中心橋頭堡—網格前哨崗”四級矛盾糾紛化解陣地,構建以綜治中心為牽引,統(tǒng)籌協(xié)調公檢法司、重點部門、群團和人民調解組織共同參與的聯動共治機制,實現“信訪接待、多元調解、法律援助、困難幫扶、公證訴訟、心理疏導”服務于一體的一站式矛盾糾紛綜合調處服務中心功能,為群眾糾紛調和提供一條龍便捷服務。
強化訴調對接
構建調解工作共同體
成立訴前調解工作專班,城關區(qū)法院訴調對接團隊常駐區(qū)綜治中心,按照“調解優(yōu)先、調判結合”的原則,采取訴前調查、評估、分流、輔導工作機制,將婚戀家庭、勞動爭議等適于調解的訴前案件,通過區(qū)法院調解平臺分批次推送區(qū)綜治中心,中心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原則,分流轉辦到街道和重點部門。跨部門、跨行業(yè)、跨區(qū)域、需多主體共同參與化解的疑難復雜案件,區(qū)綜治中心整合基層政法單位、行業(yè)部門以及群團、專業(yè)調解力量聯合調處,合力攻堅。形成構建人民調解、行業(yè)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多元解紛大格局。
強化源頭疏導
實現多元解紛全覆蓋
對于矛盾較為突出、法律問題較為集中的重點領域、重點行業(yè),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比如勞動人事紛爭,與人社部門高效對接,促使勞動爭議前端化調解;金融消費類案件,與金融監(jiān)管部門建立聯動工作模式,共同打造金融糾紛調處機制;婚姻家庭類糾紛,與婦聯等單位交流聯系,就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反家暴等專項法律問題聯合開展宣傳。通過提煉創(chuàng)新實踐和訴前調解典型案例宣傳,加強以案釋法,以點帶面、以面帶片,推動訴源治理成效持續(xù)向好,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變社會管理為社會治理,完善社會治理的制度體系。
強化歸口化解
打通糾紛化解快車道
充分運用綜治信息平臺大數據,深度分析矛盾糾紛類型特點,引入金融借貸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物業(yè)糾紛、勞動人事糾紛等行業(yè)性專業(yè)性調解組織進駐中心,線上流轉、線下受理的案件統(tǒng)一歸口調解,專業(yè)性調解組織豐富的調解經驗能夠保證調解流程依法推進、規(guī)范有序,更容易拉近與當事人的距離,獲得群眾信賴,有利于調解工作的順利開展,使調解工作更加高效。
強化綜合治理
織牢矛盾糾紛防范網
按照踐行宗旨“用心為”、聚焦民生“用情為”、攻堅克難“用力為”的思路,線上依托平安甘肅信息化支撐管理平臺、小蘭幫辦公眾訴求服務平臺暢通群眾訴求表達,線下健全完善“網格+解紛”“網格+服務”等“網格+”工作模式,網格員聯合社區(qū)民警、綜治干部、樓院長、志愿者開展常態(tài)化走訪,進網入格采集基礎信息、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隱患排查、矛盾糾紛化解、法律法規(guī)宣傳、公共服務代辦,做到問題在網格解決、糾紛在網格化解,牢牢織密矛盾糾紛防范網,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
強化監(jiān)督考核
注入訴源治理新動力
將加強訴源治理推動多元化解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高位推進,納入街道黨工委書記“比武打擂”交流內容,將訴前調解成功率、成功案件數、萬人成訟率等指標作為“亮牌”考核重要依據指標納入平安考核及平安建設領導責任制體系。組織開展全區(qū)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重復信訪治理、重點行業(yè)領域矛盾糾紛攻堅化解等專項治理活動,對重點矛盾糾紛問題實行領導干部逐案包抓,減少存量、遏制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