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辦貸款“刷流水” 實則構成“幫信罪”

網站首頁 » 有矛盾糾紛 找綜治中心

為辦貸款“刷流水” 實則構成“幫信罪”


來源:甘肅政法網 責任編輯:管理員
發(fā)布時間:2024-10-10

近日,白銀市景泰縣法院審結一起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件。被告人何某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判處拘役三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4000元,數罪并罰,判處被告人何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6000元。


2023年7月,被告人何某通過抖音聯(lián)系到電信網絡詐騙團伙,詐騙分子稱可以幫其無息貸款,被告人何某遂按照要求與詐騙分子會面,了解情況后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犯罪,為謀取不法利益,仍將其名下的銀行卡三張、身份證及手機提供給其上線操作轉賬,并配合刷臉認證,2023年7月26日,何某提供的銀行卡被以投資理財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團伙利用,詐騙金額860611元,其中,騙取景泰縣居民莊某某人民幣120000元。經國家反詐大數據平臺查詢其中國銀行賬戶涉及電信詐騙案件7起,被告人何某非法獲利10000元。同日,何某名下其中一張銀行卡收到電信網絡詐騙團伙的3萬元贓款,何某遂產生非法占有的故意,將該筆贓款又轉入自己名下其他銀行賬戶,據為己有,用于個人花銷。


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何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支付結算幫助,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并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竊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構成盜竊罪。依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遂作出上述判決。


法官提醒


當前,一些信息網絡犯罪分子以所謂的低息甚至無息“貸款”向一些有貸款需求的人拋出誘餌,使其轉讓銀行卡,用于流轉非法資金。被告人何某的遭遇無疑給廣大網民敲響了警鐘。在網絡世界中,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警惕,面對金錢的誘惑時,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因一時的貪念而陷入犯罪的深淵。只有堅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線,才能在網絡世界中保持清醒和理智,避免重蹈何某的覆轍。